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园林景观行业也走过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整个行业普遍在对过去园林景观所实施项目的不注重设计创新,只关注表象;不注重项目实质需求,不计成本的资源浪费等现象进行反思,开始探讨低成本下的景观设计思路。 关于成本控制,园林景观设计从业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一、设计思路方面
1、创意引导景观设计。创意不是盲目的抄袭、模仿,而是根据不同项目及北京、设计思路的演变等方面的考虑,而创作出的设计作品。 好的创意不仅让人眼前一亮,而且能达到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还能做到成本的合理控制。
2、解决好空间及功能布局是景观设计成败的关键,成本控制也是如此。在有限的成本控制内,首先应满足的是基本的功能需求及解决场地现有矛盾。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成本进行相应的设计优化。
3、 “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园林设计前贤计成早就告诉我们应该尊重场地现有资源条件及功能布局,顺势而为,减少对场地的过多调整,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4、控制好景观设计的软硬比例。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硬质和构筑的投入,同时做好植物设计的精细化设计。
二、景观材料选择方面
1、景观材料虽有贵贱之分,但可以根据不同的组合或者不同的项目需求来进行选材。来达到成本的控制。
设计师是否能够合理的设计及组合。如同一个不合格的厨师,再高档的食材也能让人无法下咽,一个巧妇确可以让普通的食材变成美味佳肴,景观设计也是如此。比如铺装设计,只要设计好铺装的铺设形式和颜色搭配,再廉价的设计材料也能达到很好的设计效果。
2、就地取材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一些改造类项目,可以保留现场的可利用资源,通过设计使其重新得到利用。既传承了场地历史痕迹,也做到了成本控制,有时还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设计效果。
3、采用模数化设计。尽量不要设计过于复杂和过多的模数,减少施工难度。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切割,若有边角料材料,也应该合理的进行利用。
4、 材料选择上尽量选择当地的景观材料。不论是成本控制上还是景观文化特色上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5、适当选用新材料新工艺。随着景观行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景观材料也层出不穷。许多新型材料相对传统材料拥有更好的性价比。设计行业从业者应该实时关注了解新型材料,并进行合理的利用。
三、高差处理方面
1、高差处理上尊重场地现有地形。不做过多的设计改动,减少土方工程。并可利用场地高差设置丰富的参与空间,达到场地的合理利用。
2、景观高差处理上要配合人的游览动线。结合平面布局形式,形成丰富的景观体验。同时结合植物种植,增加竖向的层次感。
四、种植设计方面的控制
1、植物设计尊重场地空间布局。根据设计需求,做到点位精确。植物层次不宜过密,重点区域点缀大树,其他区域以小乔木及灌木为主。
2、 预留植物生长空间,学会等待。植物选择上,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结合,苗木规格无需过大,营造合理群落关系。三到五年后自然会拥有不错的植物效果。
3、配合场地空间布局,增加草坪空间的设置。同时选择合适的草种,配合精细化的植物设计,达到节约造价的目的。
4、采用本地树种。不仅能够减少运输成本,而且由于其对当地环境良好的适应能力,也能为后期维护节约开支。
五、生态设计及施工工艺方面
1、立足生态设计理念,设计结合自然。设计初期立足生态设计理念,设计中考虑建立形成完整的生态群落,形成自给自足的生态链,可以很好地减少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的成本。
1、尽量采用简便的施工工艺。减少因过于复杂的施工工艺带来的成本和时间上的浪费。
2、施工工艺创新,增加施工便利性。
3、景观设计公司需保证图纸层面考虑施工细节到位、合理,同时让施工方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并严格按照图纸施工。